万里石漠上演绿色“逆袭”——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发展观察|最新消息

新华网   2023-06-17 17:36:57

新华社贵阳6月17日电 题:万里石漠上演绿色“逆袭”——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发展观察


(资料图)

新华社记者郑明鸿

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新铺镇卧龙村,一株株“扎根”石山的蜂糖李果树上,果实压弯了枝条。49岁的刘兴盛正在自家的果林里忙碌着,他将一颗颗蜂糖李摘下,放入随身携带的塑胶果篮中。在离他不远处,他聘请的几位村民也正忙着采摘蜂糖李。

新铺镇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区,刘兴盛是土生土长的卧龙村人。他记忆中的家乡,放眼望去山上全是石头,光秃秃的,“就像被火烧过一样干净”。新铺镇党委书记张向华介绍,全镇绝大多数土地是旱地,零星分布在石山中,自然条件恶劣。

刘兴盛的父母就曾靠在漫山的石旮旯里栽种玉米等农作物为生。2007年以前,他也在老家跟父母一起种地。缺水加之土地贫瘠,他们只能广种薄收,日子过得清贫。“以前我们这里太穷了,好多村民住的都是茅草屋。”刘兴盛说。

留在家乡挣不了钱,外出务工便成了当地大多数人的选择。2007年至2013年,刘兴盛辗转云南、浙江和福建等地,开过铲车、做过家具,平均每年能挣下约6万元。他说,在老家种地没什么收入,考虑到孩子读书要花钱,只能外出务工。

张向华介绍,新铺镇有劳动力约13000人,最多的时候,有近12000人在外务工。

变化始于2013年,新铺镇采取坡改梯改良耕地条件、建小水池和提灌站解决用水困难,同时采取修机耕道等措施,治理石漠化。目前,全镇已完成土地整治7万多亩,修建机耕道390多公里。

耕地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,让新铺镇有了发展产业的基础,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因此返乡。张向华说,现在全镇在外务工的村民已减少至5000人左右。

刘兴盛2016年开始种植蜂糖李,目前共栽种了45亩,其中30亩已进入盛果期。“再过两年全部进入盛果期后,按亩产值1万元来算,每年的毛收入将在40万元以上。除去成本,利润是我在外务工收入的好几倍。”他说。

据统计,新铺镇目前已种植皇竹草5万亩,栽种花椒1.5万亩、蜂糖李1.1万亩。刘兴盛说,现在放眼望去,漫山遍野都是果树和皇竹草,生态环境改善了许多,村民的腰包也比以前鼓了很多。

修新房、买新车,刘兴盛一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。目前,他的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,在重庆上班,小女儿正在贵阳上大学,“如果不种蜂糖李,我可能供他们上学都困难”。

记者采访了解到,新铺镇是贵州省近年来综合推进石漠化治理、坚持“治石”和“治贫”有机结合的一个缩影。

贵州省曾是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、类型最多、程度最深、危害最重的省份。2005年贵州全省石漠化面积为3.76万平方公里,截至2022年,已减少至1.55万平方公里,是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最多、幅度最大的省份,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幅超60%,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

贵州省林业局石漠化治理和草原管理处处长王元素介绍,为了科学、精准地治理石漠化,贵州按照各地石漠化的严重程度,分类分级施策。重度石漠化地区没有发展产业的基础,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;中度石漠化地区有土壤,就种草发展畜牧业;轻度石漠化地区土壤较多,就发展经果林,比如花椒、刺梨和火龙果等。

目前,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项目,贵州已推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好、知名度较高的产业,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,还增加了农民收入。一些以前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”的石漠化地区,真正实现了蜕变。

在关岭县花江镇坝山村,漫山的石旮旯里满是绿油油的花椒树。记者见到34岁的花椒种植大户曾大卫时,他正在清理花椒烘干设备。“我家种植了80多亩花椒,预计今年的产值有30多万元,除去工人工资等成本,有一半的利润。”他说。

作为当地治理石漠化的主要树种,花椒已成为坝山村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。坝山村党支部书记胡勇说,当地先后实施了搬石造地、坡改梯、退耕还林等石漠化治理工程,成效显著。

王元素的家乡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,曾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。“以前家乡的山都是光秃秃的,水土流失严重,土地肥力下降。”他说,现在回老家,山上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植被。

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,贵州省分类施策、“治石”和“治贫”有机结合的石漠化治理之路,可以为其他被石漠化困扰的地区提供有益借鉴。

猜你喜欢

[ 最近更新 ]